如今,很多人喜欢网购,不过,网上购物虽然方便快捷,却要时常提防各类消费陷阱。
近日,市民孙女士就遭遇了离谱事件:给孩子在网上买的卫衣,到货后却成了袜子。
12月4日,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。

卫衣单号的包装袋里只有一双袜子
下单后迟迟不发货
孙女士平时喜欢网购,生活中的许多物品往往都爱在网上购买。
每年双十一,孙女士都会“出手”,今年也不例外。孙女士告诉记者,她早早就列好了包括各类生活用品、孩子的衣服等在内的购物清单,一番“剁手”,共下单网购了30余件商品。
随着一件件快递的签收,看着自己精心选购的商品,孙女士开心不已。可是,3周的时间过去了,给孩子买的一件卫衣却迟迟没有物流消息。据孙女士讲,她曾多次联系客服询问,对方总是给出不同的解释,不是接单过多需要等待,就是商品断码需要工厂加工等。
孙女士也考虑过要退单,但想到这件衣服折扣很大,孩子又很喜欢,就选择等了下去。
网购卫衣变袜子
12月3日,一番苦等后,孙女士终于收到了最后一个快递,她迫不及待地取了回来。结果,用手一摸,硕大的包装袋显得空荡荡,摇晃了半天,只掉出来一双袜子。
见到并非是自己期待的卫衣,孙女士有些失望。可仔细一想,自己并没有网购过袜子,难道是弄错了?
随后,孙女士又检查了一下快递单,上面确实是自己的名字。她又仔细核对了单号,发现与她给孩子买的卫衣单号一样。
孙女士有些发蒙:为什么到货的不是卫衣,而是一双袜子呢?于是,她立即与客服取得了联系,说明情况后,客服表示要进行核实。
可是,孙女士连续追问了数次,对方都没有任何答复。无奈的孙女士选择了退货退款申请,但对方一直都未确认。

孙女士网购卫衣的订单
已涉嫌消费欺诈
商家的这种行为是否属于欺诈呢?
黑龙江鸿大律师事务所律师秦岚表示,生活中,市民在网购时经常会遇到商家发错货的情况,通常情况下是商家疏忽造成的,一般都能够积极处理。可像孙女士遇到的这种情况,对方在明知出错后不更换商品,想要一拖了事,这种行为已经涉嫌消费欺诈。
同时,秦律师指出,认定构成消费欺诈,主观上欺诈者必须具有欺诈的故意,客观上欺诈者采用欺骗的方法:一是虚构事实,即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事实,告知虚假情况;二是隐瞒真相,即掩盖和歪曲客观存在的事实;造成了对方当事人相信谎言,陷于错误判断,并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事实后果的。
通常情况下,消费欺诈主要包括销售掺杂、掺假,以假乱真,以次充好的商品的;采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;销售处理品、残次品、等外品等商品谎称是正品的;以虚假的清仓价、甩卖价、最低价、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等情况。
遭遇欺诈这样维权
那么,当消费者遭遇消费欺诈时,该如何维权呢?
秦律师表示,消费者可以先与商家进行沟通,通过协商解决问题。如果与商家沟通没有结果,消费者可以采取电话、信函、面谈、互联网形式进行投诉,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调解,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。也可以向网购平台的官方客服进行投诉。
同时,根据相关规定,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,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。消费者在进行申诉的时候要采取书面形式,一式两份。
如果消费者与商家间有仲裁协议,则须首先申请仲裁,不服裁决结果再提起诉讼。